• 以对冲与量化策略为核心

    5000+投资人共同见证 获得可持续的长回报

    案例一:香港 · 跨交易所套利

    时间:2023 年第四季度

    地点:香港交易所与新加坡交易所

    事件:在港交所与新交所的恒生指数期货中发现了短暂的价格差异。我们的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系统进行自动化交易,成功在 2 秒内完成了对冲操作。

    成果:此次操作实现了约 0.8% 的收益,当月整体收益率达到 +39.5%,并且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
    客户回馈:「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,依靠这样的套利策略,我们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收益。」

    案例二:上海 · A 股统计套利

    时间:2024 年第一季度

    地点:中国上海 A 股市场

    事件:我们的模型成功捕捉到沪深 300 指数成份股中的短期价格波动,团队快速构建了多空对冲组合。

    成果:在 2024 年 1–3 月期间沪深 300 指数下跌 7% 的情况下,策略组合依然取得了 当月+54.2% 的收益。

    客户反馈:「这不仅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,还显著降低了风险,这是我们最为看重的优势。」

    案例三:深圳 · 人民币汇率对冲

    时间:2023 年下半年

    地点:深圳 · 境内外汇市场

    事件: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幅贬值,该投资人担心美元回流资金缩水。我们通过远期合约设计汇率对冲方案,锁定汇率成本。

    成果:在人民币贬值超过 5% 的情况下,该客户的美元回报 完全不受影响。

    客户反馈:「这个对冲方案让我们避免了巨大损失,资金运作安心许多。」

    案例四:欧洲 · 主权债券对冲

    时间:2023 年第三季度

    地点:德国与法国国债市场

    事件:团队发现德法国债收益率曲线短期出现背离,采用利率互换与国债期货进行对冲。

    成果:在 2 个月内实现 +203.8% 收益,波动率显著低于同类基金。

    客户回馈:「固定收益策略让我们的资金配置更加稳健。」

    案例五:亚太 · 股指对冲

    时间:2024 年第一季度

    地点: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 + 香港交易所

    事件:通过模型捕捉日经 225 与恒生指数的相关性错配,建立跨市场股指对冲组合。

    成果:季度回报率 +56.5%,最大回撤仅 2%。

    客户回馈:「跨市场的策略帮助我们分散风险,收益稳定。」

    案例六:美洲 · 大宗商品套利

    时间:2023 年下半年

    地点:芝加哥商品交易所(CME)

    事件:在玉米与大豆期货合约中发现季节性价差,通过多空头寸进行套利。

    成果:在 6 周内累计实现 +5.2% 收益,风险敞口可控。

    客户回馈:「大宗商品套利拓宽了我们的投资组合,回报令人满意。」

    案例七:香港 · 稳定币套利对冲

    时间:2024 年第二季度

    地点:香港 · Binance 交易所 & 场外 OTC 市场

    事件:在加密市场波动期间,USDT 在交易所的价格一度高于场外人民币对价。团队利用自研系统,快速在 Binance 卖出 USDT,同时在香港 OTC 市场买入 USDT,形成 跨市场稳定币套利。

    成果:

    • 单次套利差价 0.6%–1.0%

    • 该季度累计执行 260+ 套利交易

    • 季度累计收益率 +22.4%,资金周转率显著提升

    • 回撤控制在 1.5% 以内

    客户反馈:

    「在人民币与美元资金流动受限时,达利公司利用稳定币的价差帮助我们实现了资金保值和增值,这种跨市场套利方式非常适合跨境资金管理。」

    案例八:广州 · 铜价对冲

    时间:2023 年第三季度

    地点:中国 · 上海期货交易所(SHFE)

    事件:一位电线电缆厂的客户,预计在 3 个月后需要采购 100 吨电解铜。

    但当时铜价正处于上涨趋势(67,000 元/吨 → 70,000 元/吨),客户担心未来成本大幅增加。

    我们的团队为客户设计了对冲方案:在期货市场建立买入头寸,提前锁定采购成本。

    成果:

    • 3 个月后,现货铜价上涨至 74,000 元/吨

    • 客户通过对冲锁定在 70,000 元/吨 采购,节省了 400,000 元人民币成本

    • 团队则在期现价差中获得了稳定的套利收益

    客户反馈:

    「原本担心铜价波动增加生产成本,结果通过达利公司的对冲方案,不仅成本锁定,企业利润也更有保障。」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-
    我们期待您的反馈!